血管瘤是什么病严重吗?血管瘤怎么治才能彻底根除?

发布于 2022/09/21 15:22

血管瘤(haemangioma)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

早期症状:瘤体外观看起来像葡萄酒斑状或杨梅状等。用手触压血管瘤,则瘤体会褪色或缩小。

晚期症状:损害容貌和破坏正常组织。侵及深层组织,即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如吞咽障碍、呼吸道阻塞、吐血、大出血等。

相关症状:血管痣、血管畸形、红斑样皮疹红斑结节、腹部肿块、脉氧合不足、消化不良

血管瘤症状诊断

一、血管瘤早期症状有以下几个:

1、瘤体外观看起来像葡萄酒斑状或杨梅状等。

2、用手触压血管瘤,则瘤体会褪色或缩小。

3、体位元试验阳性,扪诊及静脉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绵型),扪有搏动感,听诊吹风样杂音,压闭供血动脉及杂音消失(蔓状型)。

二、血管瘤的种类

1、颈部血管瘤的症状及体征视瘤体类型、大小、侵犯部位、深浅及范围而定。多数血管瘤侵犯表浅组织较多,如皮肤皮下组织等;侵犯肌肉、深层血管、喉、咽、颈椎等组织则较少。如已侵及深层组织,即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如吞咽障碍、呼吸道阻塞、吐血、大出血等。

2、先天性血管瘤又称红斑痣、葡萄酒色斑。出生后即有,为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压之不退色,不高出皮肤表面,位于真皮层内,由毛细血管网组成。出生后,红斑痣随身体的增长按比例增长,但范围不再扩大。红斑痣不能自行消退。红斑痣除影响美观外,一般无其他危害,必要时可采用冷冻治疗。

3、毛细血管瘤多见于皮肤,以枕部、头面、四肢和背部最多,不少长于口唇和舌部。眼部毛细血管瘤最多发生于出生后的3个月以内,随后的3个月增长较快。毛细血管瘤大小不一,大的可占据面部或肢体的大部,小的只有几毫米,略高于皮肤。毛细血管瘤一般出生后就已存在,6个月内生长迅速,一二岁后逐渐停止生长。它影响美观,破损后有大出血的危险,家长应密切留意。如果血管瘤较小,生长速度较慢,不在暴露部位,可待其停止生长后自行消退。若血管瘤生长速度较快,又严重影响美观,就应立即进行治疗,可采用药光疗法、新一代光动力等方法治疗。

4、海绵状血管瘤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肝、肾等处都可发生。如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脊髓海绵状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等。外观呈紫红色,周围有迂曲、怒张的小静脉,扪之柔软,有弹性,挤压时缩小,撤压后即复原。这种血管瘤随婴儿年龄增长而增大,有时长得很大、很深,严重损害容貌和破坏正常组织。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可采取超声微介导、高频电极术或行手术切除。

5、蔓状血管瘤多见于四肢,表面及周围有许多树枝状扩张的血管,迂回曲折呈蔓状,局部皮肤呈暗红色或蓝紫色,有时可摸到血管搏动或听到血管杂音。对于这种血管瘤,应尽早手术,也可用弹力绷带等包扎肢体,以缓解肢体出现的酸痛等症状。

6、血管角化瘤少见,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但也可见于高龄者。有的表现为趾(指)伸侧红色或暗红色圆形丘疹,表面呈疣状增殖,粗糙而质硬。强力压之可褪色,中央可见毛细血管网,这一型多见于女性。另一种为男性患者,多见于中、老年,表现为全阴囊皮肤的红色或暗红色圆形斑丘疹,表面为疣过度角化,粗糙而质硬。病变可多发,常并发精索静脉曲张。

三、其他常见血管瘤

1、肠血管瘤:结直肠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非遗传性疾病。截由于其非进行性生长的特点,一般认为结直肠血管瘤不是肿瘤新生物,而属错构瘤,但对此尚有不同意见。小肠血管瘤少见,约占小肠良性肿瘤的10%~15%。小肠血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生后即可出现,女性较男性多见。

2、动静脉血管瘤:动静脉血管瘤(arteriovenoushemangioma)1956年首先由Biberstein和Jessner以曲张性动脉瘤Cirsoidaneurysm报告。本病为良性肿瘤,有人认为来源于皮肤动脉,有人则认为可能为血管球Sucquet-Hoyer管的错构瘤性增生。

3、丛状血管瘤:丛状血管瘤(verrucoushemangioma)又称成血管细胞瘤(angioblastoma)。通常大小为2~5cm。本病常见于婴儿及幼儿。好发于颈及躯干上部。可用脉冲染色激光治疗或手术切除。

4、疣状血管瘤:疣状血管瘤(verrucoushemangioma)为少见的血管畸形,出生时或儿童期发病。皮损为单侧,成群、散在或融合性角化性血管性丘疹,早期损害呈淡蓝色,界限清楚,性质柔软,并逐渐扩大,好发部位为下肢,特别是下肢远端。

5、匍行性血管瘤:匍行性血管瘤(angiomaserpiginosum),病因不明。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皮损特点为细小,铜色到鲜红色斑点,倾向演变为丘疹,成群发生,形成小环状或匍行性外观。

6、樱桃状血管瘤:樱桃状血管瘤(cherryangiomas)又称老年性血管瘤(senileangiomas)为最常见的血管瘤。在成年早期即可开始出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以躯干部为主,罕见于手、足或颜面。

7、肝血管肉瘤:肝血管肉瘤(angiosarcoma)又称肝脏恶性血管瘤(malignanthemangiomaofliver)、肝血管内皮肉瘤、Kupffer细胞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西方发达国家肝脏原发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肝窦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8、食管血管瘤:食管血管瘤(hemangiomaoftheesophagus)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在临床上罕见,是胃肠道血管瘤中发病率最低的一种肿瘤。食管血管瘤以食管上段最多,其次为食管下段和食管中段。

9、外阴血管瘤:外阴血管瘤为错构瘤而非真性肿瘤,是血管结构异常而形成,由无数毛细血管或海绵状血管所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婴幼儿童,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即可出现,在婴儿期生长迅速,以后生长缓慢。外阴血管瘤并不常见,但类型较多。外阴毛细血管扩张性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属先天性疾病。

10、小儿血管瘤:血管瘤(hemangioma)是由胚胎期血管网增生所致。是小儿常见病,可生长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以皮肤和皮下组织多见。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属于错构瘤,而非真性肿瘤,具有畸形和肿瘤的双重特性。

(一)发病原因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也有学者认为,在胚胎早期(8~12月)胚胎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局部组织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干细胞分布到其它胚胎特性细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为血管样组织,并最终形成血管瘤。

(二)发病机制

血管瘤是由大量增生的血管所构成。胚胎早期,原始脉管是一种单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管状物,它们在间质中间形成一个致密的网。以后随着各器官的发育,原始脉管网逐渐分化成与器官联系的许多血管丛和淋巴管丛。

血管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大致有丛状期、网状期及管干期3个阶段。如在某一个阶段的正常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或异常,则可出现该阶段正常发育形态的畸形。在丛状期,有些毛细血管如果停止发育,就会产生毛细血管瘤;在网状期,如果扩大的血管聚成团,并趋向融合在一起,就可以表现出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镜下所见,血管瘤形态多样,但基本结构相似,即均有发育良好的血管样组织,如常的外层、中层及内膜上皮,管腔直径由1~10mm,在血管之间有结缔组织为基质。临床常见的血管瘤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及混合型3类。

1.毛细血管瘤具有发育良好的单层内皮细胞及很少量结缔组织为基质。管腔内只有很少量的血细胞。为局限的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稍突出于皮肤表面,颜色鲜红,大小不一。由于管腔狭窄,压迫时很少变白。

2.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发育良好的血管,管腔宽大,充满了血球,瘤体较柔软,突出于皮肤表面,界限不清楚,呈紫蓝色,具有压缩性,被压缩后颜色变白。海绵状血管瘤比毛细血管瘤大而厚。常侵犯皮下组织,具有扩张性。在颈部常侵犯深层组织。

3.毛细-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具有上述两种血管瘤的特点,比较常见,毛细血管瘤常分布于海绵状血管瘤的表面。

血管瘤一般发生在患者的口腔或者是面部。血管瘤不仅给患者容貌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血管瘤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接下来介绍几种预防血管瘤的方式:

怀有宝宝的女性,应该在日常的饮食方面多加注意,避免少吃冰凉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到肚中的胚胎,如果影响到胚胎的正常发育,就有可能会导致血管瘤的发生。血管瘤专家介绍说,刺激性食物可以刺激到胚胎的发育,很可能会导致胎儿的组织异常或畸形发育。

新生儿混合型血管瘤的预防,在孕期间的女性们不要滥用化妆品,不要避孕药,不要含有雌性激素的药物以及食物。有专家认为人体内雌性激素含量的增多就会导致新生儿混合型血管瘤的发生。

预防混合型血管瘤的发生,一般在新生儿刚出生后,可以先不考虑喂养母乳,这也是因为可以有效的避免新生儿体内雌性激素增加,以免血管瘤的发生,这样也可以对混合型血管瘤的预防有帮助。

血管瘤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