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的心理护理阶段有哪些?
发布于 2011/06/08 23:04
发布于 2011/06/08 23:04
脑瘫虽然是小儿神经科的常见病,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但并不是不可以治愈的。家长和脑瘫患儿积极医生治疗的同时,也要注重脑瘫患儿的心理护理。
脑瘫患儿的心理护理阶段一:了解病情病因,建立相互依赖的医患关系。
患儿的信任是治疗的前提。首先要真诚地关心和同情患儿,获取患儿的信赖;详细了解其病情,了解其心理、社会背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及治疗。
脑瘫患儿的心理护理阶段二:分析认识问题,确定治疗目标。在了解病情病因的基础上,对可靠材料分析比较,找出问题的关键之处,确定治疗方案及方法。其病因若是潜意识中的矛盾,可用分析疗法;如属于习得的不良行为习惯,则适合行为疗法;如属于认知歪曲,则应帮助病儿发现认知错误,通过认知疗法来解决。脑瘫患儿的心理护理阶段三:矫正不良情绪和行为,培养新的适应能力。医护人员凭着良好的医患关系,改变患儿认知、情绪和行为,鼓励支持患儿矫正其歪曲的认知或消极的情绪与行为,并督促训练患儿培养新的能力,重建健康心态及人格。
脑瘫患儿的心理护理阶段四:巩固成效,结束治疗。通过矫正和重建之后,患儿病情逐渐好转,治疗目标得已实现。此时应鼓励患儿将重新习得的经验和技巧付诸实践,并布置适当的任务和家庭作业;如患儿的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格得到了新的建树和完善,即可终止治疗;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无改善,则应对原方案进行调整,甚至放弃原方案,更换新的治疗措施。
总之,脑瘫会给孩子、家庭甚至社会带来很大的打击。通过以上对脑瘫患儿的心理护理阶段的了解,相信对脑瘫患儿的心理有了更加详尽的了解。最后祝愿所有脑瘫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上一篇 : 脑瘫患儿常见异常心理特征有哪些?
下一篇 : 脑瘫患儿心理护理策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