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了多久能走的和正常人一样
发布于 2024/09/22 07:07
发布于 2024/09/22 07:07
脚踝骨折后,轻微的情况大约需要7个月才能恢复正常走路,而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1年时间。恢复期间要进行规律的康复锻炼。
1、踝关节是人体中较容易受伤的部位,活动量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骨折。踝关节骨折的原因有很多,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
2、踝关节骨折的原因包括:
直接损伤:当踝关节受到直接外力撞击时,骨折的风险较高。
间接损伤:剧烈运动时,肌肉剧烈收缩,骨骼关节未及时调整,导致骨折。
劳损性骨折:长期运动磨损关节,导致骨折,需要较长时间恢复。
病理性骨折:如骨巨细胞瘤、骨转移瘤等导致骨质疏松,恢复时间较长且易反复。
3、影响踝关节骨折恢复的因素包括:
年龄大于等于50岁。
未进行跟骨牵引。
早期功能锻炼。
内固定物未取出。
骨折损伤的血管较多。
4、若上述情况良好,且没有神经损伤,只是直接或间接损伤所致,患者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下地拄双拐行走。处理方法如下:
对于没有移位的内、外踝甚至三踝骨折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用石膏托外固定。
对于伴有移位或功能要求较高的年轻患者,需采用手术治疗。
5、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受伤后6-8周内患者必须拄双拐,不能负重行走。6-8周后有部分骨痂生长,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开始部分负重行走。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骨痂生长良好,等X片显示骨折线消失后(横型骨折需4个月,粉碎型、移位型、螺旋型骨折需6-8个月)才能弃拐完全负重行走。
6、对于一些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下地行走的时间还需适当延长。如果是劳损性骨折或病理性骨折,患者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卧床康复锻炼。
脚踝骨折的恢复过程因人而异,关键在于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
上一篇 : 取髌骨骨折固定物有脓性
下一篇 : 骨折20天拍片会看见骨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