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吃什么药效果好

发布于 2024/10/17 17:31

食道炎怎么办?食道炎的得病原因有很多,其中化学性刺激就包括胃酸、胆汁、烈酒以及强酸、强碱、药物等。吃什么药治疗食道炎好?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食管炎的治疗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食管炎的早期症状

食管炎是因为食管黏膜浅层受到刺激或者是损伤而引起的。那患上食管炎的时候,有什么早期症状呢?

1、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

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该病的主要症状。症状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在烧灼感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病变的轻重一致。严重食管炎尤其在瘢痕形成者,可无或仅有轻微烧灼感。

2、咽下困难

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咽下困难所替代,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3、出血及贫血

如果患上食管炎的患者,病情严重的话,则是会出现食管黏膜糜烂而导致出血症状,并且多为慢性少量出血。如果长期出血或者是大量出血的话,则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4、反酸

餐后、躺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症状多在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疼痛发生前出现。

食管炎传统的治疗方法

对于我们来说,患上疾病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治疗的。那患上食管炎的时候应该怎么治疗呢?

1、西医治疗

服用西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可以缓解症状,但是治标不治本,过一段时间后,由于生活饮食等方面的影响,食管炎就很快卷土重来,如果这个时候还是继续用西药的话,身体就渐渐对西药产生了抗药性,特别是长期服用西药对人体的副作用比较大,所以服用西药要慎重。

2、中医治疗

中医对食管炎的治疗,一般是一些传统的中药配方,也会产生治疗效果,但是治疗的进程缓慢,耽误患者学习和工作的大量时间。

3、其他治疗

重症病人经内科治疗无效者,一般采用胃底折叠术。对食管狭窄者须用食管扩张术,必要时可予手术治疗。给患者造成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中医治疗食管炎的偏方推荐

偏方一

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茯苓各12克,厚朴、生姜各9克,苏叶6克。

(用法)上药用水700毫升,煎取400毫升,分4次,日3次,夜1次,温服。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咽中似有异物,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胸脘痞闷,呕恶食少,精神忧郁,烦躁易怒,苔白腻,脉弦滑。

(加减)本方原为梅核气而立,用治食管炎之痰郁患者,可选加清热药物,如黄连、山栀等,解郁类药物,如柴胡、郁金等,化痰类药物,如陈皮、胆南星等。

偏方二

六郁汤

(组成1陈皮(去白)、半夏(汤泡10次)、苍术(米泔浸)、川芎各3克,赤茯苓、栀子(炒)各fl克,香附6克,甘草(炙)、砂仁(研细)各1.5克。

(用法)上药细切,加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

(功效)行气活血,消积和胃。

(主治)气、湿、热、痰、血、食郁滞中焦。

(加减)气郁者,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香附、砂仁;湿郁者,加白术、倍苍术;热郁者,加黄连、倍栀子;痰郁者,加南星、枳壳、皂角;血郁者,加桃仁、红花、牡丹皮;食郁者,加山楂、神曲、麦芽。

偏方三

参香散

(组成)人参、官桂、甘草各9克,半夏、桔梗、枳实、陈皮、桑白皮、青皮、麦门冬、大腹皮各15克,紫苏子、香附子、茯苓各18克,木香12克。

(用法)上药为散。每次24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克,大枣5枚,灯心20根,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功效}温中健脾,行气燥湿。

(主治)脾虚作胀,痞气。

偏方四

枳术二陈汤

(组成)枳实(炒)15克,白术(炒)、半夏(制)、茯苓、陈皮各3克,甘草(炙)2克。

(用法)上药用水220毫升,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

(功效)燥湿除饮,行气和胃。

(主治)脾胃痰饮,胸膈不利。

偏方五

理饮汤

(组成)白术12克,干姜15克,桂枝尖、炙甘草、茯苓片各6克,生杭白芍药5克,橘红、川厚朴各4.5克。

(用法)上药水煎服。

(功效)燥湿化痰。

(主治]心肺阳虚,脾湿不升,胃郁不降,饮食不化,变为饮邪,脘腹满闷,短气喘促,咳吐粘涎,脉弦迟细弱。

(方解)方中桂枝、干姜以助心肺之阳;白术、茯苓、甘草理脾胃之湿;厚朴通胃中阳气;橘红助白术、茯苓、甘草以利痰饮;白芍药可防热药之上窜,制虚火之浮游,且药之热者,宜于脾胃,恐不宜于肝胆,又取其凉润之性,善滋肝胆之阴,即预防肝胆之热。

偏方六

越鞠保和丸

(组成)苍术(米泔浸3宿,炒)、川芎(酒炒)、神曲(炒)、香附(童便浸、炒)各30克,栀子(炒)15克,陈皮、半夏(炮)、白茯苓各30克,连翘、莱菔子(炒)各15克,枳实(麸炒)30克,白术90克,黄连(酒炒)30克,山楂(去核)60克,木香15克,当归(酒洗)30克。

(用法)上药为末,生姜汁泡,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50丸,用淡生姜汤或酒送服。

(功效)扶脾开郁,行气消食。

(主治)气、血、痰、火、湿、食诸郁,胸膈痞闷,或脘腹胀痛,饮食不化,嗳气呕吐,下痢。

(方解)方中香附、木香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当归、川芎活血化瘀,以治血郁;栀子、连翘、黄连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半夏、陈皮、茯苓理气化瘀;白术、枳实燥湿运脾,以治痰郁、湿郁;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以治食郁。诸药合用,则气、血、痰、火、湿、食诸邪随解。

偏方七

旋覆代赭汤

(别名)旋覆代赭石汤(《普济方》)、代赭旋覆汤(《长医方集解》)。

(组成)旋覆花9克,人参6克,代赭石12克,甘草(炙)、半夏(洗)各9克,生姜10克,大枣(擘)12枚。

(用法)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2次温服。

(功效)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心下痞硬,嗳气不除。

(方解)方中旋覆花消痰降逆;代赭石重镇降逆;半夏、生姜化痰止呕;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效。

偏方八

旋覆花散

(组成)旋覆花、木香各15克,赤茯苓30克,白术7.5克一30克,人参(去芦头)、前胡(去芦头)、半夏(汤洗,7遍去滑)、桂心各30克,青皮(汤浸,去白瓤,焙)22.5克,川芎30克,附子(炮裂,去皮、脐)、大腹皮(锉)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散。每次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功效)涤痰利咽。

(主治)膈气,痰结,胸中痞塞不通,不能饮食。

食管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