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发布于 2024/10/20 15:45

骨质疏松在中老年的身上很常见,很多原因都能导致骨质疏松出现,但是由于很多的患者不知道怎么来进行诊断骨质疏松,那么即使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的疾病也不知道,或者是其他的疾病,错误地认为是骨质疏松,这样一来的话就会影响治疗的效果,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介绍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的吧。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诊断骨质疏松可采用的手段有很多,包括物理诊断,骨形态计量学诊断和生化诊断。其中,骨形态计量学诊断是通过骨穿刺取得骨组织样品,做成病理切片,经过分析得出各种参数值,从而对骨质疏松作出正确判断。生化诊断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综合诊断法以骨矿含量测量结果为主进行综合评分来诊断骨质疏松。

其次我们来看看骨形成标志物诊断,包括骨钙素、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和骨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肽。其中骨钙素是反映新近骨形成的敏感指标,而骨性碱性磷酸酶则为骨形成的较稳定可靠的标志。前胶原肽因缺乏组织特异性,一般只作为疗效评估指标。

最后是骨吸收的生物化学标志物诊断,包括脱氧吡啶酚和吡啶酚、Ⅰ型胶原交联区N-端或C-端肽等胶原代谢物、破骨性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半乳糖羟赖氨酸和羟脯氨酸等。其中脱氧吡啶酚、Ⅰ型胶原交联区C-端肽、半乳糖羟赖氨酸在反映骨吸收上有较高的特异性。破骨性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则是新的特异性骨吸收指标。

以上就是专家给大家介绍的关于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希望能给大家的诊断带来帮助。骨质疏松一旦出现就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伤害,还容易引起骨折,这种疾病防止大过医治,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多注重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适当地进行一些锻炼,帮助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