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盲症会不会遗传呢

发布于 2017/01/16 14:37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做夜盲症,其实这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夜盲症的主要症状就是会在夜间等光线不足的地方出现视力障碍,这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便,而患者最担心的还是夜盲症的遗传问题,那么,夜盲症会不会遗传呢?

夜盲症主要是指在黑暗环境中视力很差,或者完全看不见东西的一种疾病,俗称是“雀蒙眼”。如果在黑暗环境中停留5分钟,眼睛还不能适应,并完全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可以考虑是夜盲症。

夜盲症会遗传吗

1、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暂时性夜盲症不会遗传。

这主要是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引起的,治好消化系统疾病,同时增加维生素A的摄取可以慢慢痊愈。

2、先天性夜盲症,后代可能会遗传到致病基因。

先天性夜盲症分为“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和“先天性进行性夜盲症”。

前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时杆状细胞发育不良,会导致视紫质合成功能障碍。后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女子的两条X染色体都有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发病,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存在致病基因就会发病。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