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乙肝属于哪类传染病

发布于 2025/01/22 07:37

甲肝和乙肝都属于病毒性肝炎,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甲肝(甲型肝炎)属于“消化道传播”的丙类传染病,而乙肝(乙型肝炎)属于“血液传播”的乙类传染病。两者传播方式、预防措施和危害有所差异,应分别重点防控。

1.什么是甲肝,属于哪类传染病?

甲型肝炎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传播途径包括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源。甲肝属于丙类传染病,多见于卫生条件不佳的环境中。

-病因及传播:甲肝病毒较为耐酸,能通过污染的饮用水、未经彻底清洗的生食或感染者未洗手处理的食物传播;少数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洗。

2)注意食品安全:不吃生的海鲜,尽量食用彻底煮熟杀菌的食物以及安全的饮用水。

3)接种甲肝疫苗: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将其纳入免疫规划儿童疫苗接种范围。

2.什么是乙肝,属于哪类传染病?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乙类传染病。感染乙肝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甚至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

-常见传播途径:母婴垂直传播、输血或使用不洁针具与工具、密切的体液接触(如性接触)。

-预防措施及治疗建议:

1)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式,新生儿需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

2)避免使用不洁医疗工具:包括注射器、纹身针具等;更替日常理发、美甲等共享工具时需注意消毒问题。

3)慢性乙肝治疗: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可考虑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干扰素等,以抑制病毒复制,保护肝功能。需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及病情发展。

3.如何区分和应对甲肝和乙肝?

甲肝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症状,如发热、乏力、黄疸,患者大多可完全恢复;乙肝则可能表现为慢性化的肝功能损害,且感染后不可根治,需终身管理。面对此类传染病风险,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接种疫苗是保护自己和家人最简单而重要的方式;若有疑似症状或暴露史,应及时就医查验肝功能及病毒指标。

甲肝属于消化道传播的丙类传染病,多经食物和水传播;乙肝属于血液传播的乙类传染病,通过母婴垂直、血液或密切接触感染。通过疫苗接种、养成卫生习惯和避免高风险行为,可以有效减少两种病毒性肝炎的感染风险。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积极的防控手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甲肝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