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传染方式
发布于 2025/02/24 15:30
发布于 2025/02/24 15:30
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能通过污染的食物和饮用水、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等传播。了解它的传染方式,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1直接接触传播:细菌性痢疾的主要致病菌是志贺氏菌,患者或携带者的粪便中大量存在这种病菌。如果健康人接触到患者的粪便,或者因洗手不彻底,手上残留病菌后直接接触口腔、食物或器皿,就可能将病菌带入口中。
2食物和水传播:不干净的食物和饮用水是常见的传染源。例如,未经彻底处理的生水、地沟油、变质食品等,若受到志贺氏菌污染,容易引发群体性感染。处理生鲜食材时,未经充分清洗的双手或刀具也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3公共场所间接传播:在卫生环境不佳的公共场合如托儿所、养老院、监狱等,尤其是多人共用厕所、毛巾等未彻底清洁的物件时,病菌可能通过这些物品间接传播。儿童群体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感染风险更高。
预防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习惯:1勤洗手,尤其是在用餐前、如厕后;2饮用开水,避免生食冷餐;3养成分餐制,食具定期消毒。公众场所应加强卫生设施的维护,儿童须及时接种疫苗如针对某些肠道病原的联合疫苗。
细菌性痢疾感染传播的核心在于及时切断传播途径,个人和集体共同保持卫生至关重要。如出现疑似症状,尤其是反复腹泻、发热,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阻止二次传播。
上一篇 :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染源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