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预防方法主要有避免职业粉尘暴露、戒烟、控制呼吸道感染、减少药物性肺损伤风险、定期肺功能监测。
1、避免粉尘暴露:
长期接触石棉、矽尘等职业性粉尘是导致肺间质纤维化的重要诱因。从事采矿、建筑等行业人员需严格佩戴防护口罩,工作场所应配备通风除尘设备。日常生活中需远离装修粉尘、二手烟等污染环境,雾霾天气减少外出。
2、彻底戒烟:
烟草烟雾中的焦油和自由基会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加速肺间质纤维化进程。吸烟者应立即戒烟,电子烟同样可能诱发肺部炎症反应。戒烟后肺功能可部分恢复,戒烟5年以上者患病风险接近非吸烟者水平。
3、预防呼吸道感染:
反复发生的病毒性肺炎可能诱发肺间质病变。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持续咳嗽、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感染。
4、慎用伤肺药物:
部分化疗药如博来霉素、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可能引起药物性肺损伤。使用这些药物期间需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出现气促症状应立即停药。中药何首乌、雷公藤等也可能导致肺纤维化,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定期肺功能检查:
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肺弥散功能检测和胸部高分辨率CT筛查。早期肺间质病变可能仅表现为运动后血氧饱和度下降,通过六分钟步行试验可发现异常。有家族史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携带TERT、SFTPC等基因突变者需加强监测。
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可增强肺活量,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卧室湿度维持在40%-60%。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活动后气促、干咳症状时,需及时到呼吸科就诊完善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检查。对于已确诊患者,坚持长期氧疗和肺康复训练能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