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注意事项
发布于 2025/04/23 20:42
发布于 2025/04/23 20:42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皮肤和眼白发黄现象,多数为生理性,少数为病理性。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性黄疸需及时就医。家长应注意观察黄疸变化,保持充足喂养,必要时进行光疗或药物治疗。
1、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1-2周内自行消退。这是因为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胆红素代谢较慢。家长应确保宝宝每天有足够的母乳或配方奶摄入,促进胆红素排出。每天晒太阳10-15分钟,选择早晨或傍晚阳光柔和时进行,避免直射眼睛。观察黄疸变化,若持续加重或超过两周未退,需就医检查。
2、病理性黄疸可能由溶血性疾病、感染、胆道闭锁等引起。溶血性黄疸常见于母婴血型不合,需进行蓝光治疗和免疫球蛋白注射。感染性黄疸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青霉素、头孢类等。胆道闭锁需早期手术干预,如Kasai手术。家长应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和排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3、母乳性黄疸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有关,通常无需停止母乳喂养。可适当增加喂养次数,促进胆红素排出。若黄疸持续不退,可暂停母乳2-3天,观察黄疸变化。若暂停母乳后黄疸明显减轻,可继续母乳喂养,必要时进行光疗。
4、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分解皮肤中的胆红素。光疗期间需遮盖宝宝的眼睛和生殖器,防止光损伤。家长应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确保治疗效果。若光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换血治疗,快速降低胆红素水平。
5、药物治疗主要用于辅助降低胆红素水平,如茵栀黄口服液、益生菌等。茵栀黄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的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胆红素排出。家长应注意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
新生儿黄疸的及时观察和正确处理对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应保持冷静,遵循确保宝宝得到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定期随访和监测胆红素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上一篇 : 新生儿黄疸15mg/dl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