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为什么会长体癣
发布于 2025/04/26 14:03
发布于 2025/04/26 14:03
体癣可能由真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湿热环境、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保持皮肤干燥、穿透气衣物、增强免疫力、避免共用物品等方式治疗。
皮肤癣菌侵入角质层是体癣的主要病因,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为主要致病菌种。典型表现为环形红斑伴鳞屑,边缘隆起伴瘙痒。治疗需规律涂抹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软膏或酮康唑软膏,持续2-4周直至皮损消退。
过度清洁或外伤导致皮肤保护层缺损,真菌更易定植。表现为局部发红脱屑,可能伴随微小裂口。建议使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沐浴后及时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搔抓皮损部位。
长期处于高温多湿环境会加速真菌繁殖。常见于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皮损呈地图状分布。选择纯棉透气衣物,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必要时使用含薄荷脑的爽身粉保持局部干爽。
糖尿病、HIV感染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易发生泛发性体癣。皮损可能融合成大片状,伴有明显渗出。需控制基础疾病,口服伊曲康唑或氟康唑进行系统治疗,配合紫外线局部照射辅助杀菌。
接触患病宠物或共用毛巾等物品可造成交叉感染。皮损多呈离心性扩展,家庭成员易集体发病。对宠物进行抗真菌药浴治疗,患者衣物需60℃以上高温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护理用品。
体癣患者日常需注意控制室内湿度在50%-60%,饮食上增加富含锌的海产品和维生素A的深色蔬菜摄入,避免高糖饮食刺激真菌生长。选择快干材质的运动服装,健身器材使用前后用酒精棉片消毒。皮损泛发或反复发作时应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排除耐药菌株可能。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维持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上一篇 : 为什么体癣会越来越多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