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腹泻的病因
发布于 2025/04/26 20:53
发布于 2025/04/26 20:53
儿童慢性腹泻可能由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肠道菌群失调、感染性肠炎、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
部分儿童因先天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无法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导致渗透性腹泻。典型表现为进食牛奶后腹胀、水样便。建议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酸奶替代,必要时补充乳糖酶制剂。
牛奶蛋白、鸡蛋等食物过敏原可引发免疫反应,损伤肠黏膜。症状除腹泻外常伴湿疹、呕吐。需通过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严格回避致敏食物,可尝试深度水解蛋白奶粉。
抗生素使用、饮食单一等因素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粪便多呈酸臭伴未消化食物残渣。建议补充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益生菌,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香蕉。
轮状病毒、沙门氏菌等病原体感染后可能迁延不愈。可能与免疫缺陷、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黏液便、低热。需进行粪便培养,急性期可口服补液盐,严重者需阿奇霉素或头孢克肟治疗。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在儿童期少见但需警惕。可能与遗传、环境触发免疫异常有关,典型症状包括血便、体重下降。确诊需结肠镜检查,治疗采用美沙拉嗪、泼尼松等药物控制炎症。
调整饮食结构是管理基础,推荐低渣饮食如米粥、苹果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注意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每日保证适量温和活动如散步。若腹泻持续超过2周伴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发热,需及时儿科消化专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护理期间重点监测脱水体征,每次便后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皮炎。
上一篇 : 婴儿腹泻带血什么原因引起的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