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输完丙球还发烧
发布于 2025/04/28 12:15
发布于 2025/04/28 12:15
川崎病输完丙球还发烧可通过调整药物方案、物理降温、补液支持、继发感染排查、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川崎病输完丙球还发烧通常由丙球抵抗、炎症反应持续、合并感染、血管炎未控制、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
部分患者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反应不佳,可能与遗传因素或药物代谢异常有关。此时需考虑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或糖皮质激素作为二线治疗方案,同时监测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炎症指标变化。
急性期血管炎症未完全消退时,即使使用丙球仍可能出现持续低热。这种情况需要继续使用阿司匹林抗炎治疗,配合布洛芬等退热药物,并通过心脏超声动态监测冠状动脉病变进展。
免疫治疗后可能出现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反复高热。需进行血培养、尿常规等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冠状动脉中重度扩张患者易出现持续发热,可能与血管壁炎症活动相关。除常规治疗外,可考虑加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病变程度。
不同患儿对丙球的敏感性和代谢速度存在差异。对于体重超过40kg或血清白蛋白偏低的患儿,可能需要调整丙球剂量至2g/kg,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患儿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选择米汤、果汁等流质饮食。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恢复期逐步增加散步、伸展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心脏彩超。密切观察手掌脱皮、结膜充血等特征性症状变化,若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需立即复诊。
上一篇 : 川崎病有没有冠脉不扩张的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