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什么病变
发布于 2025/04/29 06:02
发布于 2025/04/29 06:02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能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修复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激素疗法、手术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控制。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是常见诱因,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多见。无排卵性功血多因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孕酮缺乏导致突破性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时多时少,可补充天然孕酮或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
排卵后黄体过早萎缩导致孕酮分泌不足,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全。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缩短至21天内,经前期点滴出血。基础体温监测显示高温相短于11天,需在月经后半周期补充黄体酮或地屈孕酮。
雌激素长期刺激使子宫内膜增厚但结构脆弱,局部血管密度增加但缺乏螺旋化。脱落修复不同步导致不规则出血,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增厚达12mm以上。可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血小板减少症、血管性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加重出血。表现为经期延长超过7天,伴有血块或贫血症状。需筛查凝血四项,联合氨甲环酸、去氨加压素等止血药物。
长期压力通过激活交感神经影响下丘脑功能,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常见于考试期或职场女性,突发闭经后大量出血。建议通过正念训练、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应激状态。
日常需保持铁元素摄入,每周食用动物肝脏2次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推荐瑜伽或游泳等舒缓锻炼;记录月经日记帮助医生判断出血模式,贫血患者需监测血红蛋白;40岁以上持续出血需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必要时行诊刮术或宫腔镜检查。
上一篇 :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什么颜色的血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