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多发于什么季节 常见病因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5/03 06:58
发布于 2025/05/03 06:58
急性胃肠炎多发于夏秋季节,常见病因包括饮食不洁、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以及药物刺激。
夏季气温升高,食物易腐败变质,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诱因。生冷食物、未彻底加热的海鲜、隔夜饭菜等都可能携带致病微生物。治疗需暂停进食4-6小时,补充口服补液盐,症状严重时需就医。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在夏秋季活跃,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性胃肠炎常表现为突发水样腹泻伴低热,具有自限性,治疗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为主,可服用蒙脱石散等肠道黏膜保护剂。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污染食物后,在温暖环境中快速繁殖。细菌性胃肠炎多伴黏液脓血便,需进行大便培养确诊,轻症可用黄连素,重症需抗生素治疗。
阿米巴原虫、贾第鞭毛虫等寄生虫通过污染水源传播,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高发。寄生虫感染病程较长,需粪便检测确诊,常用甲硝唑、替硝唑等抗原虫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药物可能损伤胃肠黏膜,诱发化学性胃肠炎。表现为服药后上腹不适,需及时停用致病药物,必要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
预防急性胃肠炎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生冷变质食物,饭前便后规范洗手。夏季建议分餐制,隔夜食物需彻底加热。腹泻期间宜进食米汤、稀粥等流质,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血便、脱水等表现时需及时就医。平时可适量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消化道免疫力。
上一篇 : 急性肠炎什么原因引起的严重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