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真假近视可通过医学验光、散瞳验光、视力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视功能检查等方法。假性近视是因睫状肌痉挛导致的暂时性视力模糊,真性近视则是眼轴变长引起的屈光不正,需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
1、医学验光
医学验光是区分真假近视的基础方法,通过电脑验光仪初步测量屈光度数。若裸眼视力差但验光结果显示低度数或无明显屈光异常,可能为假性近视。真性近视通常表现为稳定的屈光不正数据,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散瞳验光
散瞳验光是金标准,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消除调节痉挛。散瞳后假性近视者度数显著降低或消失,真性近视者度数变化不大。儿童青少年因调节力强,更需通过散瞳排除假性近视成分。
3、视力检查
动态视力检查可观察调节状态,交替遮盖试验能发现隐性调节痉挛。假性近视者在持续用眼后视力波动明显,休息后可能暂时恢复,真性近视者视力改善有限。此方法需结合验光结果分析。
4、角膜地形图
角膜地形图检测角膜曲率分布,假性近视者角膜形态正常,真性近视可能伴随角膜曲率异常。该方法还能筛查圆锥角膜等器质性病变,辅助鉴别视力下降的病因。
5、视功能检查
通过调节灵敏度、集合功能等视功能评估,假性近视者常见调节过度或调节痉挛,表现为负镜片模糊恢复时间延长。真性近视者视功能参数多与屈光度匹配,但可能合并调节功能异常。
建议定期进行视力筛查,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出现视物模糊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勿自行购买眼镜矫正。假性近视可通过视觉训练和药物干预恢复,真性近视需科学验配眼镜或角膜塑形镜控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