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贫血是怎么造成的
发布于 2025/05/03 13:17
发布于 2025/05/03 13:17
小孩贫血可能由铁摄入不足、维生素缺乏、慢性失血、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婴幼儿期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对铁需求量大。长期纯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含铁辅食、挑食偏食导致红肉及动物肝脏摄入不足,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这类患儿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牛肉、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
叶酸和维生素B12参与红细胞DNA合成,长期缺乏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哺乳期母亲素食或儿童长期不吃蛋奶制品可能引发维生素B12缺乏,绿叶蔬菜摄入不足则易导致叶酸缺乏。治疗需补充相应维生素,同时增加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食物摄入。
消化道畸形、钩虫病等引起的长期隐性失血会持续消耗铁储备。患儿可能出现黑便、血便等症状,需通过粪便潜血试验确诊。治疗原发病同时需补充铁剂,严重失血者可能需输血支持。
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性疾病属于基因缺陷所致。这类患儿多有家族史,表现为黄疸、脾肿大等,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治疗包括定期输血、祛铁治疗,重型病例需造血干细胞移植。
EB病毒感染、结核病等慢性感染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持续不愈。患儿除贫血外常伴长期低热、淋巴结肿大等感染征象。控制原发感染后贫血多能自行改善,严重者需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预防儿童贫血需保证膳食均衡,6月龄起及时添加高铁米粉,幼儿期每周摄入动物肝脏或红肉2-3次。定期体检筛查血红蛋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长期饮用浓茶影响铁吸收,感冒发热期间注意监测血常规变化。遗传性贫血高危家庭建议进行孕前基因筛查和产前诊断。
上一篇 : 小孩轻度贫血是怎样引起的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