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治疗皮肤瘙痒症

发布于 2025/05/04 06:46

皮肤瘙痒症可通过清热祛风、养血润燥、疏肝解郁、健脾除湿、活血化瘀等方式治疗。皮肤瘙痒症通常由风邪侵袭、血虚风燥、情志失调、脾虚湿蕴、气血瘀滞等原因引起。

1、清热祛风:

风邪侵袭是皮肤瘙痒的常见病因,表现为突发性瘙痒、游走性皮疹。黄帝内经提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治疗可选用荆芥、防风等祛风药配合黄连、黄芩等清热药。外治法可用金银花、野菊花煎汤外洗。

2、养血润燥:

血虚风燥型瘙痒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夜间痒甚。治疗宜选用当归、熟地黄等养血药,配合何首乌、麦冬等润燥之品。可配合芝麻、核桃等食疗辅助。

3、疏肝解郁:

情志失调导致的瘙痒常伴胸胁胀闷、情绪波动。素问指出"肝主疏泄",治疗可选用柴胡、郁金等疏肝药,配合合欢皮、玫瑰花等安神之品。保持心情舒畅对缓解症状尤为重要。

4、健脾除湿:

脾虚湿蕴型瘙痒多表现为皮肤潮湿、抓破渗液。内经强调"脾主运化",治疗可选用白术、茯苓等健脾药,配合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之品。饮食需忌生冷油腻。

5、活血化瘀:

气血瘀滞型瘙痒常见于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暗沉、固定性瘙痒。灵枢提出"血行则痒止",治疗可选用丹参、红花等活血药,配合鸡血藤、三七等化瘀之品。适当按摩可促进气血运行。

日常调养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洗浴,水温控制在37℃左右。饮食宜清淡,多食百合、银耳等润燥之品,少食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气血调和。瘙痒发作时可用薄荷、冰片等中药外涂止痒,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伤阴。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糖尿病、肝胆疾病等系统性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皮肤瘙痒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