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发布于 2025/05/05 05:25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和体重下降。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三个阶段。

1、腹泻:

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每日排便次数可达4-10次,粪便常呈稀水样或糊状。随着炎症加重,腹泻频率增加,夜间也可能出现排便需求。长期腹泻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腹痛: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排便后可暂时缓解。腹痛程度与炎症活动度相关,轻者仅感不适,重者需蜷缩体位缓解。持续腹痛可能提示并发症如肠穿孔或中毒性巨结肠,需立即就医。

3、黏液脓血便:

肠道黏膜溃疡导致黏液和脓血混合于粪便中,严重时可见纯血便。出血量反映病变范围,直肠型多为便纸染血,广泛结肠型可见大量血便。长期出血会引起贫血,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4、里急后重:

直肠炎症刺激产生持续便意,排便后仍有未排净感。患者常感肛门坠胀,频繁如厕却仅排出少量黏液或血液。此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导致焦虑和社交障碍。

5、体重下降:

因长期腹泻、食欲减退和营养吸收障碍,患者体重进行性下降。重度活动期每周可减轻1-2公斤,伴随乏力、低蛋白血症。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需营养支持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选择低纤维、高蛋白饮食,如蒸蛋、鱼肉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保持规律作息,通过冥想缓解压力。定期复查结肠镜和粪便钙卫蛋白检测,监测疾病活动度。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便血加重时需及时就诊。

结肠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