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有梗阻的胆结石

发布于 2025/05/05 12:45

有梗阻的胆结石是指胆囊或胆管内结石阻塞胆汁正常流动的病理状态。梗阻性胆结石主要由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总管结石堵塞、肝内胆管结石堆积、胆管炎性狭窄、胆道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胆囊颈部嵌顿:

胆囊颈部解剖结构狭窄,当结石卡顿于此可造成胆囊管完全阻塞。患者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绞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增大、壁增厚。解除嵌顿需行胆囊切除术,急性期可先予解痉镇痛药物缓解症状。

2、胆总管堵塞:

结石从胆囊迁移至胆总管可引发完全性梗阻,导致胆汁淤积性黄疸。典型症状包括陶土样便、皮肤瘙痒及血清胆红素升高。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能清晰显示结石位置,治疗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或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3、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分支多发结石可造成节段性梗阻,长期存在可能诱发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常有反复发热、肝区隐痛表现,CT可见肝内胆管扩张伴高密度影。治疗需根据结石分布选择肝段切除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

4、炎性胆管狭窄:

慢性胆管炎导致的纤维化狭窄会渐进性阻碍胆汁排出,常见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实验室检查显示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胆管造影呈现串珠样改变。处理方式包括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或胆肠吻合术重建引流通道。

5、肿瘤压迫梗阻:

胆管癌或胰头肿瘤压迫胆管可引起无痛性进行性黄疸,超声内镜可见占位性病变。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提示恶性可能,根治性治疗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晚期病例可选择胆道支架姑息减黄。

梗阻性胆结石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油炸食品及动物内脏。适量进食高纤维蔬果如苹果、燕麦有助于胆固醇代谢,规律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可促进胆汁排空。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及皮肤黄染变化,术后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监测复发情况。出现持续性腹痛或发热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胆道感染。

胆结石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