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5/07 16:35

蛋白尿+-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尿液检查、肾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高蛋白饮食等可能导致暂时性蛋白尿+-,通常无需特殊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后复查尿常规即可恢复正常。妊娠期妇女也可能出现生理性蛋白尿,需结合血压监测排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会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导致持续性蛋白尿+-。这类疾病通常伴随水肿、高血压等症状,需通过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常用治疗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

3、肾小管疾病:

间质性肾炎、药物性肾损伤等可影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导致小分子蛋白漏出。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低钾血症等表现,治疗需停用肾毒性药物并配合免疫调节治疗。

4、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感染性疾病可引起一过性蛋白尿+-,多伴有尿频尿急、发热等症状。通过尿培养明确病原体后,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通常可使蛋白尿消失。

5、全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等全身性疾病可能累及肾脏导致蛋白尿+-。这类患者往往伴有皮疹、关节痛等全身症状,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免疫抑制或靶向治疗。

发现蛋白尿+-应限制每日食盐摄入量在5克以下,避免食用腌制食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1克。保持每周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漏出。注意记录每日尿量变化,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出现水肿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及时就医。

蛋白尿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