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损伤的治疗原则
发布于 2025/05/08 14:25
发布于 2025/05/08 14:25
输尿管损伤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药物辅助治疗和长期随访管理。
适用于轻度输尿管损伤,如黏膜挫伤或微小裂伤。治疗措施包括绝对卧床休息、留置导尿管减轻膀胱压力、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需密切监测尿液颜色、尿量及腰部症状变化,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损伤修复情况。
针对部分性断裂或狭窄病例,可采用输尿管镜下行双J管置入术。通过内镜引导放置支架管6-8周,保持输尿管通畅并促进损伤部位愈合。术后需配合解痉药物缓解支架管相关不适,并预防尿路感染。
完全断裂或合并严重组织缺损时需行输尿管吻合术。根据损伤位置选择端端吻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或肠代输尿管等术式。术中需彻底清创并保证无张力吻合,术后留置双J管支撑3个月以上,防止吻合口狭窄。
配合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等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功能,头孢曲松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创伤性损伤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组织水肿,疼痛明显者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物。
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超声、CT尿路造影或肾动态显像,评估肾功能恢复及有无输尿管狭窄。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之后每年随访。长期存在肾积水者需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行球囊扩张或再次手术干预。
输尿管损伤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2500毫升,稀释尿液减少刺激。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饮食以低盐、优质蛋白为主,限制草酸含量高的食物预防结石形成。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加重需立即就诊。合并肾功能损害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定期监测血压和尿常规。术后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支架管留置期间可能出现尿频、血尿等症状属正常现象,但持续加重需就医处理。
上一篇 : 输尿管损伤的病因包括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