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副银屑病的诊断标准

发布于 2025/05/10 08:41

中医诊断副银屑病主要依据皮损特征、舌脉象及体质辨识,标准包括血热风燥证、血虚风燥证、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肝肾不足证五种证型。

1、血热风燥:

皮损鲜红鳞屑多,伴瘙痒剧烈,舌红苔薄黄。治疗以凉血祛风为主,方选犀角地黄汤加减,常用水牛角、生地、赤芍;外涂青黛膏;针灸取曲池、血海等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推荐绿豆百合粥。

2、血虚风燥:

皮损淡红干燥脱屑,舌淡苔白。当归饮子为主方,配合阿胶、制首乌;艾灸足三里;药浴用白鲜皮、地肤子。适宜食用黑芝麻、桑葚等养血之品。

3、湿热蕴结:

皮损潮红糜烂渗液,苔黄腻。萆薢渗湿汤加减,配合土茯苓、苦参;刺络拔罐于肺俞穴;饮食宜薏苡仁冬瓜汤,忌肥甘厚味。

4、气滞血瘀:

皮损暗红肥厚,舌紫暗。血府逐瘀汤化裁,加三棱、莪术;梅花针叩刺局部;推拿肝经穴位。玫瑰花茶辅助理气活血。

5、肝肾不足:

病程迁延伴腰膝酸软,脉沉细。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配伍旱莲草;隔姜灸肾俞穴;长期服用枸杞山萸肉炖乌鸡。

日常需保持皮肤湿润,使用马齿苋煎剂外洗;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调节气机;避免熬夜及情绪紧张。银屑病样皮损持续不褪或全身泛发时,应及时至正规医院进行皮肤镜、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寻常型银屑病、玫瑰糠疹等疾病。中医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调整方药,配合药膳食疗如土茯苓煲龟、丹参红枣茶等有助于改善体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重症肌无力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