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原位癌和宫颈癌有啥区别
发布于 2025/05/13 15:26
发布于 2025/05/13 15:26
子宫原位癌与宫颈癌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病理特征及进展风险。子宫原位癌指癌细胞局限于子宫内膜上皮内未突破基底膜,宫颈癌则是宫颈上皮细胞恶性增殖并浸润周围组织。两者在病因、筛查手段及治疗策略上存在差异。
子宫原位癌发生于子宫内膜腺体,属于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宫颈癌则起源于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主要诱因。前者病变范围限于子宫体,后者病灶集中在宫颈及阴道穹窿部。
子宫原位癌病理表现为腺体结构异常伴细胞异型性,但无间质浸润;宫颈癌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鳞癌占70%和腺癌占25%,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深层浸润。前者进展为浸润癌的风险约15%-30%,后者确诊时可能已存在淋巴转移。
宫颈癌可通过TCT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进行早期筛查,准确率达90%以上;子宫原位癌缺乏特异性筛查方法,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需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活检确诊。前者筛查纳入国家公共卫生项目,后者多依赖症状就诊发现。
子宫原位癌标准治疗为全子宫切除术,年轻患者可尝试大剂量孕激素保守治疗;宫颈癌需根据分期选择锥切术IA1期、根治性子宫切除术IB-IIA期或放化疗IIB期以上。前者治愈率接近100%,后者五年生存率随分期下降从90%降至20%。
子宫原位癌术后无需辅助治疗,复发风险低于5%;宫颈癌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HPV及影像学,II期以上病例常出现盆腔复发或远处转移。前者生存质量与常人无异,后者晚期常伴输尿管梗阻、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
建议育龄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宫颈癌高危人群应接种HPV疫苗。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可降低子宫内膜病变风险,避免多个性伴侣及吸烟能有效预防宫颈癌。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排液时需及时就医,35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联合超声与宫颈癌筛查。术后患者应增加豆制品、深色蔬菜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摄入,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功能。
上一篇 : 做了宫颈锥切术后还会不会得宫颈癌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