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总是反复发作
发布于 2025/05/16 15:54
发布于 2025/05/16 15:54
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腺样体肥大、免疫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腺样体切除术、免疫调节、环境控制等方式干预。
咽鼓管是连接中耳与鼻咽部的通道,其开闭异常会导致中耳负压和积液。儿童因咽鼓管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病。可通过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严重者需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感冒或鼻炎时,炎症可能经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反复感染与鼻窦炎、慢性鼻炎等病灶有关。治疗需控制原发感染,常用药物包括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
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约40%伴发分泌性中耳炎。过敏原刺激导致咽鼓管黏膜水肿。需进行过敏原检测,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致敏物质,必要时服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增生肥大会阻塞咽鼓管开口。儿童患者占比达60%,表现为夜间打鼾、张口呼吸。经鼻内镜评估后,腺样体切除术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免疫功能低下者中耳黏膜防御能力减弱,易继发感染。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建议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必要时补充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调节免疫。
日常需保持鼻腔清洁,感冒时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进水,乘坐飞机时可咀嚼糖果缓解耳压。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增强黏膜抵抗力,限制乳制品摄入减少分泌物。坚持鼻腔冲洗、适度运动改善呼吸道功能,空调房内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60%。若每年发作超过3次或听力持续下降,需进行纯音测听和颞骨CT检查。
上一篇 : 分泌性中耳炎总是反复发作怎么办
下一篇 : 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