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致病菌是什么菌种
发布于 2025/05/20 15:39
发布于 2025/05/20 15:39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致病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B族链球菌、李斯特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院内感染途径侵入新生儿体内。该菌产生的内毒素可破坏血脑屏障,引发脑膜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拒奶、前囟膨隆等症状。治疗需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B族链球菌是围产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可通过产道定植传播给新生儿。该菌具有荚膜多糖抗原,能逃避宿主免疫识别,导致迟发型脑膜炎。患儿常见嗜睡、肌张力低下等神经系统症状,青霉素类药物是首选治疗方案。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可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新生儿,其产生的溶血素可破坏细胞膜完整性。该菌感染多表现为爆发性病程,伴有呼吸窘迫、肝脾肿大等全身症状。治疗需联合使用氨苄西林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肺炎克雷伯菌常见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医院获得性感染风险较高。该菌能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导致多重耐药性。临床除脑膜刺激征外,常合并肺部感染表现,碳青霉烯类药物是重要治疗选择。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可通过皮肤破损或医疗器械相关感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细菌分泌的毒素可导致血管炎性改变,形成脑脓肿等并发症。万古霉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菌株的关键药物。
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需重视围产期保健,孕妇应规范进行B族链球菌筛查,分娩时严格无菌操作。新生儿护理要注意脐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婴儿免疫力,对早产儿等高危人群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出现嗜睡、喂养困难等异常表现时需及时就医,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上一篇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体征是
下一篇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