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要做什么检查才知道是这个症状

发布于 2025/05/22 14:46

鼻窦炎确诊需通过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鼻腔分泌物培养、过敏原检测及血常规检查五项核心检查。鼻窦炎典型表现为鼻塞、脓涕、头痛和嗅觉减退,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1、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可直接观察鼻腔和鼻窦开口情况,是诊断鼻窦炎的首选方法。检查时医生会使用直径2.7-4毫米的硬质或软性内镜,重点观察中鼻道是否有脓性分泌物、黏膜是否充血肿胀。急性鼻窦炎可见鼻窦开口处黏膜明显水肿,慢性鼻窦炎可能发现息肉样变或解剖结构异常。该检查能直观判断病变范围,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鼻窦CT扫描:

冠状位鼻窦CT能清晰显示各鼻窦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程度,是确诊的金标准。扫描可发现窦腔内黏膜增厚、液平面或息肉形成,上颌窦和筛窦最常受累。CT还能评估骨质改变,鉴别真菌性鼻窦炎等特殊类型。对于拟行手术的患者,CT可精准定位病灶,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儿童患者建议采用低剂量扫描方案。

3、分泌物培养:

通过鼻窦穿刺或中鼻道吸引获取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微生物。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药敏试验能指导抗生素选择,对反复发作或治疗无效的病例尤为重要。真菌培养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现曲霉菌等机会致病菌。

4、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有助于鉴别过敏性鼻炎合并鼻窦炎。尘螨、花粉和动物皮屑是常见致敏原。过敏反应会导致黏膜持续水肿,阻碍鼻窦引流。明确过敏原后可采取环境控制或脱敏治疗,减少鼻窦炎复发。儿童患者尤其需要排除过敏因素。

5、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可辅助判断感染类型和程度。细菌性鼻窦炎常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毒性感染则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能反映炎症活动度。对于持续发热患者,血培养可排除菌血症。免疫功能检查适用于反复感染者,可发现IgG亚类缺陷等基础疾病。

确诊鼻窦炎后,日常护理需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清除分泌物。避免用力擤鼻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和抗氧化物质含量高的深色蔬菜。适度运动如游泳可改善鼻腔通气,但需注意泳池氯气可能刺激黏膜。空调房内使用加湿器维持50%左右湿度,定期更换滤网。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等需立即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鼻窦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