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传播途径主要是什么传播方式
发布于 2025/05/23 13:30
发布于 2025/05/23 13:30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粪口传播、污染物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五种方式传播。
直接接触患者疱疹液、唾液、粪便等分泌物是最主要传播途径。病毒可通过皮肤黏膜破损处进入人体,常见于儿童共用玩具、餐具等物品时的交叉感染。发病初期患者咽喉分泌物及疱疹液中病毒含量最高,传染性最强。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含病毒飞沫可在1米范围内传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可存活数小时,密集场所如幼儿园易引发聚集性疫情。建议在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患者粪便中病毒排出时间可达4-8周,通过污染的手、食物或水源传播。病毒在体外环境中存活能力强,20℃水中可存活数周。饭前便后洗手、彻底清洗果蔬是重要预防措施,托幼机构需做好环境消毒。
病毒可附着在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存活2-3天。儿童接触污染物后吮吸手指导致感染,这是托幼机构暴发疫情的重要原因。含氯消毒剂对灭活肠道病毒有效,患儿接触过的物品需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孕妇感染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新生儿可能出现重症心肌炎等并发症。妊娠晚期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建议孕晚期避免接触患儿。母乳喂养时需严格清洁双手,乳头破损应暂停哺乳。
预防手足口病需建立多重防护屏障。保持室内通风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30分钟;儿童餐具煮沸消毒10分钟以上;选择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作为临时替代;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重症病例;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流行季节可每日用金银花、板蓝根等中药煎水代茶饮,增强免疫力。恢复期饮食宜清淡,推荐山药粥、百合银耳羹等润肺健脾食疗方,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口腔溃疡疼痛。
上一篇 : 幼儿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呢
下一篇 : 幼儿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