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怎么引起的原因
发布于 2025/05/27 14:06
发布于 2025/05/27 14:06
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密切接触、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及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在密闭空间或人群密集场所易发生扩散。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原体可在空气中短暂悬浮,被他人吸入后引发感染。儿童、老年人及集体生活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或直接接触其呼吸道分泌物可能导致传播。家庭内部和学校等集体环境中,手部污染后再触摸口鼻是常见传播方式。病原体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但密切接触仍具传染性。
免疫功能受损者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更易感染。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等导致暂时性免疫力下降时,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支原体更易侵入下呼吸道形成感染。
通风不良的室内环境会增加病原体浓度,干燥空气使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季节交替时期气温波动大,人群室内聚集时间延长,均可能促进支原体传播。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
部分患者可能同时感染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其他病原体,多种微生物协同作用会加重呼吸道损伤。合并感染时症状更复杂,可能出现高热持续不退、肺部影像学改变明显等表现。
预防肺炎支原体肺炎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咳嗽时用肘部遮挡。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A、C、E增强黏膜免疫力,适度运动改善心肺功能。出现持续咳嗽、发热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恢复期多饮水稀释痰液,保持充足休息有助于病情康复。
上一篇 : 小孩支气管肺炎有点喘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 : 支原体肺炎阳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