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黄疸是梗阻性黄疸吗
发布于 2025/06/03 09:27
发布于 2025/06/03 09:27
胆汁淤积性黄疸与梗阻性黄疸属于不同病理机制导致的黄疸类型。胆汁淤积性黄疸主要由肝内胆汁排泄障碍引起,而梗阻性黄疸则因肝外胆管机械性阻塞所致,两者在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上存在差异。
胆汁淤积性黄疸常见于肝细胞或毛细胆管功能障碍,如药物性肝损伤、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梗阻性黄疸多由胆总管结石、肿瘤压迫等肝外胆管阻塞导致,可能伴随胆管扩张。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胆汁分泌或流动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梗阻性黄疸因胆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胆汁无法排入肠道,导致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两者均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但梗阻性黄疸常伴陶土样便及皮肤瘙痒更显著。胆汁淤积性黄疸可能仅有轻度瘙痒,肝功能指标异常更突出。
胆汁淤积性黄疸需检测自身抗体、肝活检等;梗阻性黄疸依赖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MRCP可明确阻塞部位,肿瘤标志物筛查有助鉴别恶性梗阻。
胆汁淤积性黄疸以熊去氧胆酸、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为主;梗阻性黄疸需解除阻塞病因,如ERCP取石、支架置入或手术切除肿瘤,严重者需胆汁引流。
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胆汁排泄负担,适量补充维生素K预防凝血障碍。梗阻性黄疸患者应限制红色及黄色食物摄入以减少色素沉积,胆汁淤积患者建议低铜饮食。两类黄疸均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梗阻性黄疸术后需关注胆道通畅情况,出现发热、腹痛加剧需及时就医。长期黄疸患者需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
上一篇 : 肝不好肚子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黄疸
下一篇 : 病理性的黄疸一般多久才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