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什么症状都没有正常吗
发布于 2025/06/01 16:06
发布于 2025/06/01 16:06
乙型肝炎无症状属于常见现象,约30%-50%的慢性感染者无明显不适。病毒潜伏、免疫耐受期、肝脏代偿能力强是主要原因,但需警惕隐匿性肝损伤。
乙肝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肝细胞内而不引发明显炎症反应,此阶段肝功能检查可能完全正常。病毒DNA整合入宿主基因组后,表面抗原持续表达但未激活免疫攻击,形成免疫耐受状态。
青少年和围产期感染者常见此阶段,免疫系统将病毒识别为"自身物质"而不发起清除反应。此阶段可持续数十年,表现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转氨酶正常,肝脏B超无异常。
健康肝脏具有70%的功能储备,早期纤维化时剩余肝细胞仍能维持正常代谢。当肝损伤未超过代偿阈值时,患者不会出现乏力、黄疸等典型症状,但肝穿刺可能已发现病理改变。
无症状感染者仍存在肝细胞持续坏死和再生,病理可见界面性肝炎或桥接纤维化。部分患者首次就诊即发现肝硬化,常见于40岁以上、有肝癌家族史、病毒载量持续高水平者。
所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需每3-6个月检测肝功能、病毒DNA和甲胎蛋白,每年进行肝脏弹性检测或B超。40岁以上患者建议做肝穿刺评估纤维化程度,必要时启动抗病毒治疗。
无症状乙肝感染者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1.2-1.5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虾、豆制品和低脂乳制品。严格禁酒并控制精制糖摄入,避免服用肝毒性药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改善肝脏微循环。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通过冥想、正念训练缓解心理压力。注意个人卫生防止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家庭成员需接种疫苗并避免共用剃须刀等物品。
上一篇 : 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症状会传染吗
下一篇 : 肝炎传播途径有哪些种类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