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症状会传染吗
发布于 2025/06/01 16:01
发布于 2025/06/01 16:01
病毒性肝炎早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五种方式。
病毒性肝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的全身乏力,与肝脏代谢功能受损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有关。这种疲劳感在休息后难以缓解,尤其在急性发作期更为明显。甲型、戊型肝炎的乏力症状多在2-4周内自行消退,而乙型、丙型肝炎可能转为慢性持续存在。
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是典型早期表现,源于肝脏胆汁分泌异常影响消化功能。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腹泻,严重时可导致体重下降。戊型肝炎孕妇可能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消化道症状更为突出。
皮肤巩膜黄染是肝细胞损伤的标志性症状,伴随尿色加深和陶土样便。黄疸出现提示病情进入进展期,常见于甲型、戊型肝炎急性期,慢性乙肝患者可能在肝硬化阶段才显现。
乙肝、丙肝、丁肝病毒可通过输血、共用注射器等途径传播。微量血液接触即可感染,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也存在风险。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长达7天,比艾滋病病毒更具传染性。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概率高达90%,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丙肝垂直传播率约5-10%。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阻断95%以上的传播,建议携带病毒孕妇在妊娠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
日常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用品专人专用,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家庭成员建议接种乙肝疫苗,性生活使用避孕套。患者出现皮肤黏膜破损时应及时消毒包扎,污染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配合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但肝硬化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和病毒载量,慢性患者每3-6个月复查超声和甲胎蛋白。
上一篇 : 怎样判断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症状呢
下一篇 : 乙型肝炎什么症状都没有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