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时正确的呼吸方法是用嘴呼吸还是鼻子呼吸
发布于 2025/05/21 06:54
发布于 2025/05/21 06:54
长跑时建议采用鼻吸口呼的混合呼吸方式,呼吸模式选择主要与运动强度、摄氧效率及呼吸道保护有关。
配速较慢时优先用鼻呼吸。鼻腔内鼻毛和黏膜能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加温加湿吸入的空气,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鼻腔狭窄结构可形成适度呼吸阻力,帮助维持稳定的呼吸节奏,适合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60%以下的有氧慢跑。
当配速提升至无氧阈附近时,需启动口鼻联合呼吸。口腔通道截面积是鼻腔的3-5倍,能快速补充大流量氧气,及时排出二氧化碳。此时采用鼻吸口呼模式,吸气时鼻腔过滤空气,呼气时口腔加速气体交换,适合心率达到最大心率70%-85%的节奏跑训练。
进行间歇跑或终点冲刺时,机体处于无氧供能状态,需完全转为口呼吸。口腔呼吸能实现每分钟150升以上的通气量,满足糖酵解供能下的氧债需求,但会显著增加呼吸道水分流失,该模式仅建议短时间使用。
冬季训练时应加强鼻腔呼吸比例。冷空气经鼻腔加热后可达25-30℃,避免支气管痉挛。若环境温度低于-10℃,可在口鼻处覆盖透气织物,既保证摄氧量又预防运动性哮喘发作。
呼吸方式需考虑鼻中隔偏曲等解剖差异。鼻腔通气功能障碍者可通过唇部微张的腹式呼吸代偿,用膈肌收缩增加潮气量。建议进行肺功能检测,根据最大通气量选择个性化呼吸策略。
跑步时应建立2-3步/次的呼吸节律,通过呼吸肌群训练提升膈肌力量。训练前后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补充含电解质饮品维持呼吸道湿润。高原训练需额外注重呼吸深度控制,采用血氧仪监测实时调整呼吸模式。长期错误呼吸可能导致肋间肌劳损,出现运动后胸痛需及时就医评估。
上一篇 : 红鼻头的治疗最简单方法这几天鼻子占红该怎么办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