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6/04 05:25
发布于 2025/06/04 05:25
非淋菌性尿道感染主要由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其他原因包括阴道毛滴虫、生殖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以及局部卫生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因素诱发。
沙眼衣原体是非淋菌性尿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约占病例的40%-50%。该微生物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潜伏期约1-3周,可侵犯尿道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尿道刺痒伴少量稀薄分泌物,部分患者可能合并附睾炎或盆腔炎。
解脲支原体通过黏附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导致损伤,约占非淋菌性尿道感染的20%-30%。其分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刺激尿道黏膜引发尿频、尿急症状。该病原体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敏感,但易形成耐药性。
阴道毛滴虫感染多见于女性,男性通过性接触感染后可引起尿道炎。该原虫在尿道内移动时造成机械刺激,导致尿道口红肿及泡沫状分泌物。晨起时分泌物量增多,常伴有明显异味,显微镜下可见活动的鞭毛虫。
包皮过长、不及时清洁会阴部等因素可造成病原体滋生。尿道口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易破坏局部防御屏障,增加感染风险。性行为后未及时排尿冲洗尿道,也可能使病原体滞留引发感染。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会削弱黏膜免疫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D4细胞减少时,更易发生反复尿道感染。熬夜、压力等导致暂时性免疫功能紊乱,也可能促使潜伏病原体活跃。
预防非淋菌性尿道感染需注意性行为防护,建议使用避孕套并避免多个性伴侣。每日清洗外阴部但避免过度使用洗剂,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冲刷尿道。急性期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出现排尿不适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尿常规及病原体检测,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完成疗程后需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
上一篇 : 男性尿道口总是流水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 尿毒症第一次透析住院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