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的传播方式是
发布于 2025/06/06 08:05
发布于 2025/06/06 08:05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具体方式包括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直接接触感染者、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
甲肝病毒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尤其是未彻底加热的贝类、生食蔬菜水果等。病毒在感染者粪便中排出后,可能通过不洁的手部接触污染食物加工环节。1988年上海甲肝大暴发即因食用被污染的毛蚶引起。
饮用水源被感染者粪便污染是重要传播途径。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污水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病毒进入供水系统。旅行者饮用未经煮沸的当地水源存在较高感染风险。
与感染者密切生活接触可能传播病毒,特别是未做好手部卫生时。病毒可通过感染者粪便污染的物品表面传播,常见于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生活环境。
肛交等特定性行为方式可能造成病毒传播。男男性行为者中曾报告多起甲肝暴发疫情,与直接接触感染者粪便或肛周区域有关。
虽然罕见,但输血或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甲肝病毒。病毒血症期通常较短,此类传播多发生在注射吸毒人群中。母婴垂直传播亦有病例报道。
预防甲肝需注重饮食卫生,避免生食贝类与未洗净果蔬,饮用煮沸水或瓶装水,饭前便后规范洗手。高风险人群建议接种甲肝疫苗,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需做好防护。出现黄疸、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确诊后需隔离至黄疸消退后1周。患者衣物、餐具应单独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可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暴露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