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肾病综合征是什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6/09 16:03
发布于 2025/06/09 16:03
小儿肾病综合征主要由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感染、药物或毒素刺激、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
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是常见病因,T淋巴细胞异常导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部分患儿存在IgA肾病或微小病变型肾病,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多数免疫相关病例有效,但需警惕激素依赖或耐药情况。
约10%患儿存在NPHS1、NPHS2等基因突变,导致足细胞结构蛋白缺失。遗传性肾病多在3岁前发病,表现为激素耐药型肾病,常需基因检测确诊。这类患儿可能需要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肾脏替代治疗。
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感染性疾病可继发肾病综合征。病原体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发炎症反应。控制原发感染后,部分患儿肾病症状可自行缓解。
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药物可能损伤肾小球滤过屏障。药物性肾损害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停药后症状改善。临床需详细询问用药史,避免接触肾毒性物质。
糖尿病肾病、淀粉样变性等代谢异常可导致继发性肾病综合征。长期高血糖或异常蛋白沉积破坏肾小球滤过功能,这类患儿需要同时控制原发代谢疾病。
患儿日常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1-2克,蛋白质摄入1.5-2克/公斤体重。急性期卧床休息,水肿消退后逐步恢复活动。注意监测尿量和体重变化,预防皮肤感染和血栓形成。疫苗接种需在病情稳定期进行,避免使用活疫苗。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电解质,教育家长识别复发征兆如眼睑浮肿、尿量减少等。
上一篇 : 肾病综合征是什么病毒感染的并发症引起的
下一篇 : 什么叫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