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儿急性肠胃炎怎么治疗
发布于 2025/06/11 12:35
发布于 2025/06/11 12:35
小儿急性胃肠炎可通过补液治疗、饮食调整、益生菌补充、对症药物和预防脱水等方式治疗。主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
口服补液盐是治疗基础,推荐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配方的低渗型口服补液溶液。轻中度脱水患儿每公斤体重需补充50-100毫升液体,分次少量饮用。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常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乳酸林格液。
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可暂时稀释。已添加辅食患儿可进食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及乳制品,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
双歧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临床常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等制剂。益生菌能缩短腹泻持续时间,降低排便频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和保护黏膜。消旋卡多曲能减少肠道分泌,适用于水样便患儿。发热超过38.5℃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避免使用止泻药,可能延长病原体排出时间。
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等脱水征象。每次稀便后补充10毫升/公斤体重液体。维持电解质平衡,警惕低钾血症表现。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
治疗期间保持患儿手部卫生,餐具煮沸消毒。恢复期可适量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避免生冷食物,注意腹部保暖。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常见病原体感染。家庭成员需做好隔离防护,患儿粪便应妥善处理。密切监测体重变化,确保营养摄入充足。如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脱水加重,应及时复诊评估。
上一篇 : 慢性肠胃炎怎么治疗和调理
下一篇 : 淋巴结肠胃炎儿童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