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怎么检查的
发布于 2025/06/12 11:24
发布于 2025/06/12 11:24
鼻咽癌的检查方法主要有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EB病毒血清学检测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鼻咽镜分为间接鼻咽镜和电子鼻咽镜两种。间接鼻咽镜通过反射镜观察鼻咽部,操作简便但视野有限;电子鼻咽镜可高清放大病灶,能发现早期微小病变,检查时可能需配合表面麻醉。医生会重点观察鼻咽部黏膜是否充血、有无新生物及溃疡等异常表现。
CT扫描能清晰显示鼻咽部解剖结构,判断肿瘤范围及骨质破坏情况;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可区分肿瘤与炎症组织,评估颅底侵犯程度;PET-CT用于全身转移灶筛查。这些检查可明确肿瘤分期,为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在鼻咽镜引导下钳取可疑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活检需避开坏死区域,通常取3-5块组织。病理类型以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多见,免疫组化可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辅助诊断。
约90%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相关。通过检测血清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VCA-IgA和早期抗原IgA抗体EA-IgA,其阳性率可达70%-90%。抗体滴度变化还可用于疗效监测和复发预警。
血清SCC抗原、CYFRA21-1等鳞癌相关标志物可辅助诊断,但特异性较低。EB病毒DNA载量检测灵敏度较高,治疗前病毒载量与预后相关,动态监测对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有鼻塞、涕血、耳鸣等持续症状者尽早就诊筛查。检查前避免用力擤鼻,活检后需观察出血情况。确诊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口腔清洁,放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适当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建议包括每3-6个月复查EB病毒抗体和影像学检查,5年内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