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6/13 08:33
发布于 2025/06/13 08:33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或血液传播感染。感染原因主要有不安全性行为、母婴传播、血液暴露、皮肤黏膜破损接触、共用注射器具等。
无保护性交是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梅毒螺旋体存在于患者生殖器溃疡、黏膜或体液中,通过性行为中的微小创口侵入人体。多性伴侣、男男性行为者感染风险显著增高。早期梅毒患者传染性最强,一期硬下疳和二期皮疹阶段均具有高度传染性。
妊娠期梅毒未治疗可导致螺旋体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先天性梅毒。感染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后,可能导致流产、死产或新生儿肝脾肿大、骨膜炎等。母乳喂养时乳头皲裂也可能造成传播,但概率低于宫内感染。
输入梅毒感染者血液或血制品可导致传播,现代血库筛查已大幅降低此类风险。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时发生职业暴露,若皮肤存在破损可能被感染。纹身、穿耳等操作中消毒不彻底的器械也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梅毒螺旋体可通过皮肤微小裂口或黏膜直接接触传播。接吻时口腔黏膜接触硬下疳、共用剃须刀造成皮肤破损等非性接触途径也可能传播,但概率低于性接触。医务人员接触患者病变组织时不慎暴露也属此类。
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可能传播梅毒,这种途径常合并HIV感染。梅毒螺旋体在血液中可存活数小时,通过污染的注射器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此类传播在吸毒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常表现为突发性二期梅毒皮疹。
预防梅毒需坚持使用避孕套、避免高危性行为,孕妇应常规进行梅毒筛查。确诊后需规范使用青霉素治疗,所有性伴侣应同步检查治疗。日常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器械消毒规范。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血清学检测,直至抗体滴度下降至非活动性水平。
上一篇 : 梅毒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下一篇 : 梅毒是什么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