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用什么检查

发布于 2025/06/16 10:31

鼻窦炎诊断通常需结合鼻内窥镜检查、鼻窦CT扫描、鼻窦X线片、鼻腔分泌物培养及过敏原检测五种方式。

1、鼻内窥镜:

通过柔性或硬性内窥镜直接观察鼻腔和鼻窦开口情况,可发现黏膜充血、脓性分泌物、息肉等病变。该检查能直观判断炎症范围,对筛窦、蝶窦等深部结构评估优势明显,门诊即可完成且无辐射风险。

2、鼻窦CT扫描:

高分辨率CT能清晰显示各鼻窦解剖结构,准确识别黏膜增厚、液平面、骨质破坏等特征性改变。对慢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及并发症诊断价值显著,是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但需注意儿童和孕妇应慎用。

3、鼻窦X线片:

传统X线可显示上颌窦、额窦的积液和黏膜病变,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但因颞骨岩部重叠影响,对筛窦、蝶窦显示效果有限,目前已逐步被CT取代,仍适用于基层医院初步筛查。

4、分泌物培养:

通过鼻窦穿刺或中鼻道取材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性。对反复发作、治疗无效的鼻窦炎尤为重要,可指导抗生素精准选择,但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5、过敏原检测:

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检测,适用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通过识别尘螨、花粉等特异性过敏原,可采取针对性避免措施,减少黏膜水肿导致的鼻窦引流障碍。

确诊鼻窦炎后建议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清除分泌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黏膜充血;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开过敏原暴露环境;急性期需保证休息,慢性患者可尝试蒸汽吸入改善引流。若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或高热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眶内或颅内并发症,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 鼻窦炎检测怎么检查

下一篇 : 没有了~

鼻窦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