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的含义及类型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17 08:10

人格障碍是一组持久且僵化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认知、情感及人际功能异常,临床常见类型有偏执型、分裂样、反社会型、边缘型、强迫型等。

1、偏执型:

以普遍性猜疑和不信任为特征,患者常将他人动机解读为恶意,易产生无端怀疑配偶不忠或同事迫害。发病可能与童年虐待经历或遗传因素相关,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修正扭曲认知。

2、分裂样:

表现为社交疏离和情感淡漠,患者对亲密关系缺乏兴趣,偏好独处且对批评漠不关心。神经影像学显示其大脑社交相关区域激活异常,团体治疗可逐步改善社交技能。

3、反社会型:

核心特征是漠视并侵犯他人权利,存在欺骗、冲动和攻击行为。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与冲动控制缺陷相关,辩证行为疗法结合药物可减少攻击行为。

4、边缘型:

以情绪不稳定和人际关系紊乱为特点,伴随自残、自杀意念等极端行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病史是重要诱因,基于心智化的长期心理治疗能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5、强迫型:

过度追求完美和控制,表现为固执、刻板及细节沉迷。与基底神经节代谢异常有关,暴露反应预防疗法可缓解仪式化行为。

人格障碍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调节神经递质平衡,饮食中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等食物。家属应参加家庭治疗改善沟通模式,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定期复诊评估共病抑郁或焦虑症状,社区康复项目可提供职业技能训练。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症状持续加重时需精神科专科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精神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