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17 09:06
发布于 2025/06/17 09:06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粪口传播、接触污染物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五种途径传播。
与患者直接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包括皮肤接触、共用餐具或玩具等。病毒可通过患者疱疹液、唾液等体液传播,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易发生聚集性感染。接触后未及时洗手可能造成病毒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近距离接触时可能通过呼吸道感染。在密闭空间内,飞沫传播风险显著增加,建议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患者粪便中可排出大量病毒,处理尿布或如厕后未彻底洗手可能污染食物或环境。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或食物经口进入消化道,是托幼机构传播的重要途径。
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天,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门把手等物品后触摸口鼻可能感染。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也会增加传播风险,应对高频接触物品定期消毒。
孕妇感染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新生儿。哺乳期母亲患病时应暂停母乳喂养,避免通过亲密接触传染婴儿。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习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儿童玩具、餐具应定期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患者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衣物需单独清洗并煮沸消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过度疲劳。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上一篇 : 幼儿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下一篇 :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几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