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肠梗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6/19 11:09
发布于 2025/06/19 11:09
肠梗阻反复发作可能由肠粘连、肠道肿瘤、肠扭转、粪石堵塞、肠道炎症等因素引起。
腹腔手术后或腹膜炎导致的纤维组织增生是肠粘连的主要原因。粘连带会牵拉肠管形成锐角,阻碍肠内容物通过。患者多有腹部手术史,表现为阵发性绞痛伴呕吐,腹部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轻度粘连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缓解,严重者需手术松解粘连。
结肠癌、小肠间质瘤等占位性病变会逐渐阻塞肠腔。肿瘤性梗阻多呈渐进性发展,可能伴随体重下降、便血等症状。CT检查可明确肿瘤位置,早期病例可行根治性切除,晚期患者需造瘘缓解梗阻。
乙状结肠或盲肠等游离度大的肠段发生轴向旋转,造成肠管血运障碍。常见于老年人和先天性肠系膜过长的患者,突发剧烈腹痛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X线显示"咖啡豆征",需急诊手术复位防止肠坏死。
老年人便秘或服用含钙药物易形成坚硬粪块阻塞肠腔。典型表现为左下腹包块可推动,肛门指检可触及粪块。通过灌肠或手法清除粪石可缓解,平时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克罗恩病、肠结核等慢性炎症会导致肠壁增厚、管腔狭窄。患者多有长期腹痛腹泻史,可能伴发热、营养不良。急性期需禁食并使用糖皮质激素,瘢痕性狭窄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反复肠梗阻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建议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肠蠕动,避免饭后立即平卧。记录排便情况及腹痛特点,定期复查肠镜或CT。出现持续呕吐、腹胀加重需立即就医,防止发生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上一篇 : 宝宝肠梗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下一篇 : 不完全性肠梗阻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