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和马牙的区别
发布于 2025/06/27 07:50
发布于 2025/06/27 07:50
鹅口疮和马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口腔问题,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变,马牙是新生儿牙龈上出现的上皮珠。两者在病因、症状及处理方式上均有明显差异。
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导致,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马牙是胎儿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细胞堆积形成,属于生理现象,与感染无关。
鹅口疮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乳凝块样斑膜,强行剥离后可见充血创面,可能伴随进食疼痛。马牙为牙龈上黄白色米粒大小硬结,表面光滑,无红肿疼痛等炎症反应。
鹅口疮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多见。马牙仅出现在新生儿期,通常在出生后4-6周内自行消退。
鹅口疮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严重者需口服氟康唑胶囊。马牙无须特殊处理,禁止挑破或摩擦,保持口腔清洁即可。
未及时治疗的鹅口疮可能扩散至咽喉或食管,马牙不会引发并发症。反复发作的鹅口疮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日常应注意区分这两种情况,鹅口疮患儿喂养后需清洁口腔,避免奶瓶喂养时间过长。马牙期间哺乳前后用温水轻拭牙龈,观察是否影响吮吸。若口腔白膜持续扩大或伴随发热,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上一篇 : 小孩过敏性紫癜挂什么科
下一篇 : 儿童腹痛挂什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