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的常见误区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27 14:56
发布于 2025/06/27 14:56
小儿多动症的常见误区主要有将多动等同于活泼好动、忽视注意力缺陷症状、误认为无需治疗、过度依赖药物治疗、混淆多动症与品行问题。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需科学识别和干预。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只是天性活泼,忽视频繁的小动作、无法安静端坐等表现。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包括行为冲动和注意力持续困难,与正常儿童阶段性好动有本质区别。建议家长记录孩子在不同场景的行为表现,若持续超过半年且影响学习社交,需就医评估。
多动症并非仅有肢体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型可能表现为经常走神、丢三落四。这类儿童在安静环境下仍难以专注完成任务,与懒惰或态度问题无关。家长需关注孩子完成作业时的效率,配合医生进行专业注意力测试。
认为孩子长大自然好转是常见误区。未经治疗的多动症可能导致学习障碍、社交困难等继发问题。行为矫正训练结合认知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儿童心理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部分家庭期待仅通过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等药物快速控制症状,忽视行为管理和环境调整。药物治疗需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支持,如建立规律作息、采用任务分解法。家长应定期复诊评估用药方案,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将多动症儿童的冲动行为误解为故意捣乱,可能采取错误管教方式。多动症的行为失控源于神经调控异常,而非道德缺陷。家长需学习非惩罚性引导技巧,如使用视觉提示卡、正向强化策略,必要时联合心理医生开展社交技能训练。
家长应保持规律的家庭生活节奏,保证孩子充足睡眠,限制屏幕时间,增加户外活动。饮食上适当补充富含锌、铁的食物如瘦肉、坚果,避免含人工色素饮料。与学校老师保持沟通,建立一致的行为管理策略,定期随访评估干预效果。若发现孩子伴随情绪障碍或学习困难,需及时转介专业机构进行综合干预。
上一篇 : 怎么预防新生儿脐炎
下一篇 : 小儿肺炎的预防办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