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的症状和原因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28 11:15
发布于 2025/06/28 11:15
遗尿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5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不自主排尿,可能由遗传因素、膀胱功能发育延迟、心理因素、泌尿系统异常或激素分泌异常等原因引起。
遗尿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若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遗尿病史,子女发病概率显著增高。这类患儿通常无器质性病变,但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多可自行缓解。建议家长避免过度责备,可通过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建立条件反射。
患儿膀胱容量较小或逼尿肌过度活跃,导致夜间储尿功能不足。常表现为白天尿频尿急,夜间深睡眠难以感知膀胱充盈信号。膀胱功能训练如定时排尿、盆底肌锻炼有助于改善症状,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奥昔布宁片或托特罗定缓释片等抗胆碱能药物。
家庭变故、学业压力等应激事件可能诱发或加重遗尿,患儿多伴有焦虑、自卑等情绪。行为干预需家长配合实施正向激励,必要时联合心理疏导。对于合并情绪障碍者,医生可能建议短期使用去氨加压素片配合心理治疗。
隐性脊柱裂、尿道梗阻等解剖结构问题可导致神经调控异常,这类患儿常合并白天尿失禁或反复尿路感染。需通过尿动力学检查确诊,轻度者可用盐酸米多君片改善排尿控制,严重畸形需考虑尿道成形术等手术治疗。
抗利尿激素夜间分泌不足会导致夜间多尿,患儿尿比重常偏低。去氨加压素喷雾剂可作为替代治疗,但需严格监测血钠水平。同时建议睡前2小时限水,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料。
家长应保持耐心,避免惩罚性教育,从调整饮水习惯、睡前排空膀胱等基础措施入手。记录3-7天的排尿日记有助于医生判断类型,若合并尿痛、尿频或日间症状需及时排查糖尿病、尿崩症等继发病因。行为干预6个月无效或患儿社会功能受损时,应到儿科或泌尿外科进行专项评估。
上一篇 : 膀胱咳嗽吃什么中成药
下一篇 : 尿液是金黄色的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