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哪些指标
发布于 2025/06/28 13:25
发布于 2025/06/28 13:25
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指标,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餐后血糖则体现胰岛β细胞对糖负荷的反应能力。指尖毛细血管血糖监测适合日常居家使用,静脉血浆葡萄糖检测则用于医院诊断。血糖波动过大可能导致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长期控制不佳会加速慢性并发症发生。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该指标不受短期饮食运动影响,能客观反映治疗方案有效性。检测值超过6.5%可辅助糖尿病诊断,治疗目标通常建议控制在7%以下。需注意贫血等血液疾病可能干扰检测结果准确性。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家庭自测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避免咖啡因和吸烟干扰。动态血压监测能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尤其适用于有肾脏损害的患者。血压管理需结合限盐、减重等生活方式干预。
血脂异常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定期检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较高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调脂治疗需配合饮食调整,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比例。
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建议每年检测1次。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超过30mg/g提示肾脏损害,需加强血压和血糖控制。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月经期干扰。合并视网膜病变者更应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完整的监测档案,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神经病变筛查和足部评估。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膳食需控制总热量并均衡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这些综合管理措施有助于延缓并发症进展。出现异常监测指标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物。
上一篇 :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下一篇 : 围绝经期综合征精神神经症状有哪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