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肾衰竭疾病的病因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28 16:54
发布于 2025/06/28 16:54
诱发肾衰竭的病因主要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药物性肾损伤、尿路梗阻等。肾衰竭可分为急性与慢性,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膜性肾病等可直接损伤肾单位。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及水肿,需通过肾活检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或泼尼松片,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和微血管病变,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病因。典型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进展至大量蛋白尿,建议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延缓进展。
持续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最终导致肾实质缺血性萎缩。患者常有夜尿增多和肾功能进行性下降,需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或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
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药物可能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临床表现为突发少尿及血肌酐升高,应立即停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发肾盂积水压迫肾实质。患者可出现腰痛伴无尿,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可能部分恢复。
预防肾衰竭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滥用药物及保健品。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出现泡沫尿、夜尿增多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慢性肾病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指标。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遵循专科治疗方案,控制原发病进展。
上一篇 : 预激综合征不治疗有什么后果
下一篇 : 房性心律失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