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可以引起哪些皮肤改变
发布于 2025/06/29 05:18
发布于 2025/06/29 05:18
肾衰竭可能引起皮肤干燥、瘙痒、色素沉着、尿素霜及紫癜等改变。这些皮肤症状主要与毒素蓄积、代谢紊乱及营养不良等因素相关。
肾衰竭患者常因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皮肤脱屑、皲裂。这与尿毒症毒素蓄积抑制皮脂分泌有关,可能伴随手足角质层增厚。日常护理需使用无刺激保湿剂,避免碱性清洁产品。严重时可遵医嘱外用尿素软膏或维生素E乳膏缓解症状。
尿毒症瘙痒是肾衰竭典型表现,与高磷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关。瘙痒多呈全身性,夜间加重,可能伴抓痕性皮炎。需控制血磷水平,限制高磷饮食,必要时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或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严重者可考虑紫外线疗法。
肾功能减退导致促黑素细胞激素代谢障碍,常见面部、手掌等部位出现灰褐色沉着,呈弥漫性分布。部分患者伴随指甲褐色弧纹。这种改变与贫血、铁代谢异常相关,透析治疗可能减轻症状,必要时可外用氢醌乳膏改善肤色。
严重氮质血症时,尿素通过汗液排出形成白色结晶沉积于皮肤表面,多见于鼻部、颈部等汗腺丰富区域。该症状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需紧急透析治疗。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继发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湿敷。
血小板功能异常及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导致下肢紫癜样皮疹,轻微外伤后易出现瘀斑。可能与尿毒症毒素干扰凝血功能有关,需监测出血倾向。治疗需纠正贫血,必要时输注血小板,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
肾衰竭患者出现皮肤改变时应加强日常护理,每日使用温水清洁后涂抹保湿剂,避免过度搔抓。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保持环境湿度。饮食需限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皮肤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调整透析方案或药物治疗。
上一篇 : 什么是心房间隔缺损症
下一篇 : B型预激综合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