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易患躁狂症
发布于 2025/06/29 07:23
发布于 2025/06/29 07:23
躁狂症易患人群主要有遗传因素者、长期高压人群、脑部损伤者、物质滥用者及内分泌紊乱者。躁狂症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典型表现,以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加速为特征,需及时干预。
家族中有双相情感障碍病史的人群患病概率显著增加。研究表明特定基因变异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平衡,导致情绪调节异常。这类人群需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早期发现可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或心境稳定剂如丙戊酸钠缓释片、碳酸锂片等控制症状。
持续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或情感应激状态下的人群易诱发躁狂发作。慢性压力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引发多巴胺过度分泌。建议通过正念训练、规律作息进行调节,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喹硫平片辅助治疗。
颞叶或前额叶皮层受损可能破坏情绪调控神经网络,常见于脑外伤、脑炎后遗症患者。此类损伤可能导致去甲肾上腺素系统亢进,表现为病理性兴奋状态。需结合脑影像学检查,采用奥氮平片联合康复训练进行综合干预。
长期酗酒或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会直接刺激中枢神经奖赏回路。酒精戒断期和药物过量均可诱发躁狂样发作,与γ-氨基丁酸受体功能受损相关。戒断治疗需在专业机构进行,可配合使用阿立哌唑口崩片稳定情绪。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因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出现类似躁狂的代谢性精神症状。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皮质醇异常也可能引发情绪障碍。需先治疗原发病,如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亢,同时监测精神症状变化。
预防躁狂症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睡眠周期,避免过度咖啡因摄入。家属应学习识别早期预警信号如睡眠需求减少、过度消费等行为。已确诊患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评估,配合心理治疗改善社会功能。注意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酒精刺激,维持稳定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减少复发。
上一篇 : 躁狂症要多吃什么食物
下一篇 : 躁狂症的危害有哪些